强制执行和拘留:法院裁判的强制力和被执行人的责任

导语:强制执行是法院维护当事人权益的手段,而拘留并非目的。本文将介绍法院裁判的强制力和被执行人的责任,以及拘留和刑事犯罪之间的关系。

强制执行和拘留:法院裁判的强制力和被执行人的责任

当然得还了,该还还是要还的。

拘留只是一个手段,并不是目的,而且拘留并不能代替执行。

接下来,我们就说一说强制执行和拘留这些事。

1.法院的裁判是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是由国家强制力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

用大白话说,法院的生效判决书、调解书并不是一张白纸。

当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方,没有按照裁判内容履行义务之后,权利方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立案后,首先就会通过“总对总”查询系统查询被执行人名下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这包括被执行人名下的银行存款、微信、支付宝中的钱、股票、开设的公司以及房产、车辆等等,一旦查询到,就会采取冻结、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

与此同时,法院还会向被执行人送达一些法律手续,这包括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被执行人需要按照报告财产令上列出的内容,去报告当前以及此前一年之内的财产情况。

2.在强制执行过程中,如果被执行人有一些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是会被罚款或者拘留的。

首先需要说的是,并不是欠钱不还就肯定会被拘留,还需要看一下欠钱为什么没还钱。如果是因为自己本身没有任何履行能力,也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是不会被拘留的。

毕竟,拘留是一种严厉的强制措施,是限制人身自由的。

也正是因此,拘留应按照法定主义的原则,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才会被拘留。

3.根据《民事诉讼法》及其解释的规定,被执行人常见的拘留原因主要是有如下几个:

一是没有按照报告财产里的要求去报告财产,或者具有虚假报告的情况;

二是在裁判文书生效后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交易财产、放弃到期债权、无偿为他人提供担保等行为;

三是隐藏、转移、毁损或者未经法院允许处分已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

四是存在违反限制高消费令进行消费的情况;

五是存在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的行为。

4.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并不是拘留以后,钱就不用还了,无论是依据以上哪个条款规定被拘留了,事后该履行的义务还是要履行的,该还的钱还是要还的。

而且法律并没有规定拘留的次数,只是规定不得以同一事由连续拘留。

比如,在1月份因为拒不履行的行为被拘留了半个月,几个月之后,还存在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话,还是可以拘留半个月的。

5.其实不只是拘留,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就可能就涉嫌刑事犯罪了。

这就是刑法第313条规定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根据该条的规定,如果存在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需要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而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话,则需要处3~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不过,即便构成了拒执罪、承担了刑事责任,也还是需要还钱的。

结语:拘留只是一种严厉的强制措施,但并不意味着被拘留者可以不还债。无论是拘留还是刑事犯罪,被执行人仍需履行债务。法律并未规定拘留次数,但连续拘留以同一事由是不允许的。因此,被执行人要认真履行义务,避免进一步法律后果的发生。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链接:https://www.yundaoxs.com/flxg/5461.html

(0)
允道律师允道律师
上一篇 2024年1月15日 11:13
下一篇 2024年1月15日 11:1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