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年来,缓刑期诈骗案频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将详细解析我国缓刑期诈骗罪的判决标准,并探讨涉及经济诈骗和网络诈骗案件的处理与结案方式,为您提供全面的法律指导。
一、我国缓刑期诈骗罪怎么判?
1、诈骗行为人已经被判处缓刑的,法院判处的主刑处罚可能为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一到六个月的拘役。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2、被判处缓刑的,附加刑还需要执行。
缓刑的效力不及于附加刑,即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因而,无论缓刑是否撤销,所判处的附加刑均须执行。
二、涉及经济诈骗案件应该怎样处理
1、经济诈骗案件需要报警处理
刑事案件一般在犯罪地的公安机关报案。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地和犯罪结果地。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办理更为合适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负责办理。
2、在报案的时候需要提交的材料
(1)书面报案材料与报案人身份证件
可以口头报案,但是为了事情能顺利解决,最好准备好书面报案材料。要写清楚事情发生的经过和具体内容,可能的话,再写上认为构成犯罪的理由。
(2)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资料
最好是犯罪嫌疑人的真实信息,如果对方留的是假的也要尽量提供,其中或有线索;
(3)关于诈骗行为的证据
证据主要是两方面,第一是证明自己被骗的证据,第二是财产给付的记录,前者包括微信、支付宝、电话聊天记录、能够证明事情发生经过的证人证言、相关文件材料等,后者包括银行转账记录、交付现金情况、微信、支付宝交易记录、车辆、房产过户等能证明把金钱或者财产交付给对方的时间、地点、过程。
诈骗罪的既遂情形是欺骗行为导致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或者导致发生了财产损失的紧迫危险。其中的被害人不仅包括自然人,而且包括单位与国家。法院审理诈骗案件后,一旦认定诈骗罪的罪名成立,那么实施诈骗行为的公民,极有可能会被判处刑事处罚。
三、网络诈骗案抓不到人能结案吗?
1、网络诈骗案抓不到人通常不能结案。
(1)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同时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
(2)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的,应当记录在案,随案移送,并在起诉意见书中写明有关情况。
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2、刑事案件的结案方式:
(1)如果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认为案件尚未达到立案的条件,可以做出不予立案的结果来结案;
(2)如果是在检察院阶段,检察院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会做出不起诉决定来结案;
(3)如果到了审判阶段,法院会做出判决来结案。
结语:缓刑期诈骗罪的处理需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确保公平与正义。对于经济诈骗和网络诈骗案件,报案和提交相关证据至关重要。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有益的法律参考,遇到类似问题时能正确应对。如有更多疑问,请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链接:https://yundaoxs.com/xsxg/13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