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文详细介绍了适用强制医疗制度的三个要件,以及医疗损害赔偿和医疗事故认定的条件,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一、强制医疗流程的适用条件有什么
适用强制医疗制度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要件:
1、行为要件。“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应为适用强制医疗制度的行为要件。
2、适用对象。“经法定流程鉴定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是强制医疗制度适用对象方面的要求,具体分解来看,满足该要求应具备以下条件:第一,适用对象须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且依法也无需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第二,该对象是否属于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须经过法定流程鉴定。第三,行为人实施暴力犯罪行为发生在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之后。
3、危险性要件。“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则规定了强制医疗制度的危险性要件。具体可通过如下表征进行认定:其一,该精神病人实施暴力行为的性质、采取的方式与手段、侵害的对象以及造成的危害后果或程度等情况;其二,该精神病人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精神疾患之性质与状况、过往危害社会行为纪录等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百零二条
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流程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
二、赔偿的条件有什么
医疗损害赔偿的条件如下:
1、医疗机构或其工作人员在主观上必须有过失:的行为人必须是过失性造成患者,如果不具有过失,就不构成,因为在医疗过程中故意致害患者的,构成伤害罪或者杀人罪,不能以医疗事故对待。的形式,既可以是疏忽,也可以是懈怠。
2、医疗机构或其工作人员有违法违规行为: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如果是正常的医疗操作,就不属于医疗损害。
3、必须有人身损害的事实发生,并且该人身损害应当达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确定的损害程度:
(1)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2)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3)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4)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这几种情况。
4、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必须有因果关系,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违规过失行为与患者人身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是导致患者人身损害后果发生的原因。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九条
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一)医疗事故等级;
(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三、医疗事故认定的条件有什么
医疗事故医疗过错认定的条件:
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必须是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也包括为此服务的后勤和管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
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即“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不及此程度,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
5、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在发生多因一果的情况下,必须具体分析各自原因与作用,慎重判定。
结语:适用强制医疗制度的条件包括行为要件、适用对象和危险性要件,医疗损害赔偿需要考虑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和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的关系。而医疗事故的认定条件包括合法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主体、违反法律和规范的行为、主观过失、人身损害后果以及因果关系等。了解这些条件对于维护医疗安全和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链接:https://yundaoxs.com/xsbh/9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