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文详细介绍了信用证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并解释了该罪行的定义和刑罚。同时,文章还指出了区分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两点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两者的不同。
一、信用证诈骗罪的犯罪构成一般是怎样的
信用证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财物所有权和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利用信用证进行诈骗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信用证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利用信用证诈骗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信用证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证的;
(三)骗取信用证的;
(四)以其他方法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的。
二、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别是怎样的
区分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应当注意两点:
一是不能简单以有无合同为标准来区分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
二是不能简单以“签订合同+骗取财物”为标准来判断构成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的本质是被害人基于合同陷入错误认识而交付财物,对于只是利用合同形式;
但被害人之所以陷入错误认识并非主要基于合同的签订、履行,而是合同以外的因素使其陷入错误认识而交付财物的,应认定为诈骗罪。
结语:信用证诈骗罪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犯罪行为,利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通过信用证诈财物。根据刑法规定,对于数额特别巨大或其他特别严情节的信用证诈骗罪将处以十年以上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财产。在区分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时,不能仅是否签订合同为准,还需考虑害人是否陷入错误认识并交付财物的原因。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链接:https://yundaoxs.com/xsxg/14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