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文探讨了单位是否能构成诈骗罪主体,以及合同诈骗罪的主体是个人还是单位。同时,文章还比较了诈骗罪和集资诈骗罪的区别。
一、单位是不是能是诈骗罪的主体
单位不是不是能是诈骗罪的主体,诈骗罪的主体应当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的应当具备以下要件:
1、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有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3、主体是达到了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合同诈骗罪的主体是谁
合同诈骗罪的主体,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
1、犯合同诈骗罪的个人是一般主体,犯合同诈骗罪的单位是任何单位。
2、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3、合同诈骗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本罪的对象是公私财物。
4、合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三、诈骗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
诈骗罪与集资诈骗在以下两方面存在区别:
1、犯罪的对象不同。集资诈骗的对象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用以集资获利的资金,包括金钱与财物;诈骗罪的对象则是特定的,即行为人是针对某一特定的人或单位去实施诈骗行为并获取其钱财。
2、客观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诈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直接使被骗人交付财物的行为。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结语: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单位不是诈骗罪的主体,而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合同诈骗罪的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此外,诈骗罪和集资诈骗罪在犯罪对象和客观行为的表现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区别。了解这些区别对于法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若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链接:https://www.yundaoxs.com/xfbk/7129.html